随着电力价格的上调和煤炭价格的回落,国内发电企业的成本压力大为缓解,盈利状况出现明显好转。
4月28日,江苏国信(002608)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去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24.39亿元,同比增长12.08%;利润总额2.52亿元,同比增长131.74%。
在过去一年,江苏国信全力做好全省能源保供工作,护航民生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各种手段降本增效提升业绩。
在能源板块方面,去年建成并投运了省煤炭物流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公司,贯通煤炭采购、港口物流、供热检修、发电售电等产业链,加码新能源板块股权投资,打造“能源一张网”,成为综合能源供应商。
在金融板块,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旗下江苏信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位居行业前列。
全力保供护航民生经济
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实时平衡,但是“十三五”以来国家严控火电新增装机,新增装机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机组,2021年电力系统顶峰容量已出现不足,多省份都发生过电力系统紧平衡与有序用电的情况,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电力供应尤为紧张。 作为省属重点能源生产企业,保障全省电力热力能源供应,是江苏国信的重要任务。 为了切实保障民生和企业用电,江苏国信在去年继续加大对现有电力机组的潜能挖掘,制定了各项应急预案,降低突发事故发生概率,顶住了全省高峰用电压力。 截至2022年末,江苏国信控股装机总容量达到1943.7万千瓦,其中已投产1443.7万千瓦,另还有5台百万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正在建设。 年报数据显示,江苏国信2022年发电量达到664.65亿千瓦时,供热量862.33万吨,均居江苏省各发电集团前列。 江苏国信旗下发电机组分别位于江苏和山西,山西是煤电大省,存在电力过剩,而江苏是用电大省,电力经常出现紧张。 为了调度电力资源,2022年江苏国信积极协调山西、江苏两省能源局及电力交易中心等部门,统筹苏晋三家电厂的月度电量计划和负荷曲线,扩大雁淮直流输电规模,将山西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江苏,全年输送江苏的电量达到19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占雁淮直流电量的62.8%。 除了电力调度外,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也是保供的重中之重。 江苏国信制定了《设备可靠性管理规定》《定期维护管理规定》《重大反事故措施实施办法》《反事故措施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实施规定》等制度,各电厂也针对特殊时期制定了相关保供方案,如《全国两会保电措施》《春节和冬奥会保电措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方案》《迎接二十大保电方案》,确保全省电力安全稳定供应。2022年,公司旗下有六个电厂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认证,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仅有0.17次。
打造“能源一张网”
江苏国信于2017年重组舜天船舶完成整体上市,这6年来,公司以“能源+金融”双轮驱动,其中在能源业务板块,已经形成了集发电、输电、售电、煤炭采购、港口物流、新能源股权投资等产业链为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料就是煤炭,江苏国信92.6%的电力来自燃煤机组,一年要用原煤2400多万吨。而近年煤价飙涨让发电企业不堪重负,甚至出现了有钱也买不到煤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江苏国信必须要有独立的煤炭供应体系。 为了防止旗下发电企业各自为战,有效控制煤炭采购价,江苏国信以国信能销为平台,实施煤炭统购统销,加强北方港中转基地和国信“两港联动”,实现“购、储、运、销”一体化运作,切实提升煤炭经营效益。 截至2022年末,江苏国信已有8家长协煤供应商,30余家市场煤供应商,通过电煤长协合同锁定资源量1089万吨,而且未来“长协煤”采购占比还会进一步提升,通过签订长协价,可以防止煤炭价格的大幅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也有利于公司的财务预算和成本控制更加稳定。 “手里有煤,心里不慌”。除了长协价模式外,加强战略储备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另一抓手。 2022年,江苏国信旗下的靖江发电建成了秦港港务省级煤炭战略储备基地,投运了省煤炭物流基地项目二期工程,港口吞吐量超2000万吨、静态储煤能力超100万吨,通过挖掘“等热值置换”、“场地收煤”、“背靠背”等煤炭经营模式,港口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2年末,在江苏省内的电厂所用燃煤已全部来自集中采购,为煤炭供给及灵活调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一项目的建成投运,也意味着江苏国信已经打通了煤炭采购、港口物流、供热检修、发电售电等电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真正形成了“能源一张网”的战略布局,完成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一步。 正是这个布局的完成,江苏国信去年的能源板块效益明显提升,能源板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5.56亿元,同比增长12.41%,盈利状况也大为改善。 树立绿色安全发展观 在环保安全的趋势下,火力发电的扩容受限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发电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提升现有机组的发电潜能,提升发电企业的环保标准,降低机组故障率和事故率。 据年报披露,江苏国信所属煤电机组主要为超临界/超超临界、蒸汽联合循环的热电联产机组,机组容量大、能耗低、效率高,发电利用小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2022年底,公司所属发电机组均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机组深度调峰改造负荷率低至15%,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公司所属清洁能源机组比例较高,燃气机组装机占比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2022年,江苏国信在节能环保项目上的投入就高达5.82亿,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机组生产效率。根据江苏国信首次发布的ESG报告显示,江苏国信发电机组烟尘排放强度为0.01克/千瓦时,发电综合水耗率0.66千克/千瓦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760克二氧化碳/千瓦,二氧化硫排放强度0.05克/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强度0.12克/千瓦时,脱硫石膏及灰渣综合利用率 (江苏省内电厂)为100%。 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是江苏国信的“双轮驱动”中另一条腿。2022年,江苏国信金融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77亿元,利润总额22.13亿元。 江苏信托是江苏国信控股金融机构,后者还并通过江苏信托成为江苏银行、利安人寿第一大股东。江苏信托是江苏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本土信托机构,在用益信托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 年度信托公司排名中,江苏信托人均净利润位居行业第二、抗风险能力位居行业第四、盈利能力位居行业第六。 当前整个信托业都在积极转型过程中,去通道化、去非标化、主动管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监管部门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倡导信托业回归本源,脱虚入实。 2022年,江苏信托江苏信托围绕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业务持续做大自身规模,2022年年报显示,江苏信托管理总资产规模为3979.66亿元,其中资产证券化、标品信托、家族信托等新型业务规模近2000亿元,占比达56.2%,手续费和利润贡献占比逐步提高。 回归本源的基本要义就是要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这对信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风控能力要求更高,江苏信托在去年拿下了一系列个“第一单”,充分凸显自身的实力。 2022年,江苏信托及下属企业累计为全省实体经济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增提供信托资金支持近500亿元人民币。 2022年3月,江苏信托作为发行载体成功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亿元的“徐工保理2022年度1号第一期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 (ABCP)”。该项目成为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高成长型债务融资工具以来的全国首单高成长型ABCP,为高成长型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动能。 2022年12月,江苏信托发行江苏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产品,该产品围绕知识产权进行金融创新,以企业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盘活“睡眠”的专利资产,打破传统信贷融资期限短、规模小、融资成本高的局限,让专利变成经济收益。 2022年,江苏信托发布公司慈善信托品牌“苏信弘善”,并成立苏信弘善1号慈善信托,其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妇女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苏信弘善2号首期已募集成功并完成备案,系省内首单养老类型慈善信托,其资金将用于支持省内养老慈善事业,切实体现信托在社会财富三次分配中的工具作用。 作为江苏本土最大的信托机构,江苏信托近年在监管部门指引下,成功完成了业务模式的转型,这一个个“第一单”让他们走出了一条特色和稳健的发展路径,让江苏国信的金融板块未来会有更大的贡献。 来源:江苏金融圈